海洋是地球的心脏,不只调节地球气候,也为我们提供氧气,更是生命的起源,你我都有责任一起为海洋尽份心力。
为了唤醒人们对于海洋保育的意识,联合国也在2008年时将6月8日订定为“世界海洋日”,希望世界各国都能藉由这个节日,进而了解海洋对人类的贡献,并省思全球性对海洋所造成的汙染及鱼类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。
渔业过度捕捞问题
台湾沿近海的鱼种,因过度捕捞的缘故而大幅度减少许多。此外,据外媒报导,由于全球鲔鱼产业产值相当庞大,也使得鲔鱼物种正在严重耗竭,保育专家指出,全球八种鲔鱼物种中,就有五种因为过度捕捞而可能有灭绝危机,以黑鲔鱼为例,虽然尚未列入濒危状态,但目前也仅剩历史数量的3%。
海洋汙染
海洋汙染分为许多种,主要是来自于陆地上的污染,包括人类将生活上的废弃物,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废料经由河川等管道,或是直接注入海洋中,此外,海上运输工具所造成的汙染也影响甚鉅。
而在海洋遭受汙染时,不只会影响生物的生态平衡,也可能使生物吃下有毒物质,间接造成食用者出现急性或慢性病变的机率。
人类破坏海洋平衡
近年来不断传出鲸豚胃中充满塑胶袋,或是海龟误食垃圾致死等悲剧,显示人们无法回收的垃圾对海洋生物来说是极大的伤害;此外,人们喜好吃鱼翅、海胆等,也破坏了海洋生物界的平衡。
随着污染的增加,我们必须正视海洋问题,除了相关法律规範外,每个人都得有保育意识才有可能从“根本”拯救海洋。
过年拒吃鱼翅之外,你应该要知道6件事
- Knowing力作《起来!为了更美好的将来:15个梦想先行者的奋斗告白》立即下载 KnowingAPP,给你移动世代最酷的阅读体验订阅 Knowing 电子报